認識香港腳
<圖1>香港腳時常從趾間開始受到感染。
偶然發現腳趾間有些脫皮,但是不會痛也沒有癢,所以也沒太在意。又過了一段時間,發現腳趾上出現小水泡,並伴隨著些微發癢,小水泡破了還有疼痛及灼熱感,但這似乎不是什麼大問題,所以也沒馬上就醫。再過了一段時間,突然發現腳趾痛癢難耐,仔細一看,雙腳趾縫竟有多處紅腫破皮,有些地方還有膿包,著實嚇了好大一跳!這是典型「香港腳」的感染過程,一旦黴菌蔓延到各腳趾,相當容易反覆復發、難以根治。
<圖2>香港腳又稱之為「足癬」,指的是足部皮膚角質層受到黴菌感染。
「香港腳」這個詞的由來,相傳是二次世界大戰時,英國軍隊來到東南亞、香港…等地作戰,由於當地氣候悶熱潮濕,加上長時間穿著軍靴密不通風,所以很多士兵都得到這種皮膚病。醫生誤以為這是「當地」才有的流行病,故將這種皮膚病冠上地區名,並稱之為「香港腳」。其實香港腳在醫學上稱之為「足癬」,指的是足部皮膚角質層受到黴菌感染,常見的症狀為足部脫皮、起水泡、發癢,嚴重的還會化膿潰瘍,甚至引起蜂窩性組織炎。
<圖3>根據足部感染情況及感染位置又可將香港腳區分為四種類型。(圖片取自:Hello 醫生)
香港腳主要可區分為四種類型,分別是趾間型、水泡型、潰瘍型、厚皮型。一般初期感染多為趾間型,腳趾間脫皮、紅疹的情況並不明顯,加上初期沒有癢痛的話,容易使人忽略。當香港腳變得嚴重,會進展為水泡型,除了趾縫、甲緣,足底也會逐漸出現水泡。一旦水泡太多或是紅腫破皮、發炎加劇,則會進展為潰瘍型,不僅發癢疼痛,有時還會有難聞的氣味,造成生活多所不便,像是一穿鞋襪碰觸到雙腳就疼痛不已,或是不敢在外露出雙腳。其中比較不一樣的是厚皮型的香港腳,通常此類型的香港腳是在前腳掌和腳跟處角質層增厚,並偶有皮膚乾裂或脫皮的狀況,因為不會紅腫癢痛,故得到此類型香港腳的人常常患病而不自知。
<圖4>循正規醫療管道就醫塗抹藥膏或口服藥物,才是香港腳正確的治療方式。
除了黴菌,高溫潮溼也是感染香港腳的必要條件,所以運動員、需長時間穿著鞋襪的工作人員、或是本身足底容易出汗者,都時常成為香港腳攻擊的對象,其中又以男性的感染人數居多。治療方面,應循正規醫療管道,聽從醫生指示塗抹藥膏或口服藥物。由於雙腳時常處於密閉空間,加上十趾緊鄰,相當容易反覆感染,導致許多民眾誤信偏方,使用一些來路不明的中草藥,不僅無法幫助治療還會增添患部感染其他細菌的風險。
<圖5>力美特的銀纖維紳士襪、銀纖五趾襪棉質成分高,相當吸汗、透氣,且銀纖維又可以抑制黴菌/細菌滋生。
除了正規塗抹藥物,我們也建議穿著較透氣的鞋襪,一般純棉成分高的襪子都較為吸汗、透氣,能讓雙腳減少處於潮濕悶熱的環境。若是能穿著棉質成分高的五趾除臭襪或銀纖維抗菌襪,分隔十趾避免交互碰觸感染、抑制黴菌/細菌滋生,效果更好。另外平時也要多注意足部清潔,使用溫和的清潔劑並於洗澡後將雙腳擦乾保持乾爽,才能長久脫離香港腳的夢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