皮拉提斯

<圖1>皮拉提斯在設備的輔助之下,更有利於核心訓練!
上圖乍看之下像是在做瑜珈訓練,但好像又有那麼一點不同!操作者的一旁多了輔助設備,更有利於核心肌群訓練,其實,這是「皮拉提斯」的一種—又稱之為「器械皮拉提斯」!

<圖2>藝人阿嬌曬出器械皮拉提斯練習美照。
皮拉提斯(Pilates)起源於一次世界大戰時期,由德國體能教練約瑟夫.普拉提(Joseph Pilates)發明,至今已有百年歷史。近年來由於皮拉提斯的器械開發與輔助設備逐漸完善,加上不少藝人曬出練習美照,皮拉提斯遂開始風行。皮拉提斯著重於身體的靈活性與肌群力量的運用,其六大運動原則為「專注、呼吸、核心、控制、精確與流暢」,不僅可以提升體能與雕塑身體曲線,還能改善日常生活的不良姿勢。

<圖3>瑜珈著重的是身心靈合一的延展放鬆。
一般人常覺得皮拉提斯和瑜珈的動作看似相同,但兩者最大的不同在於,皮拉提斯強調的是核心肌群的鍛鍊,而瑜珈講求的是身心靈合一與肌肉的伸展放鬆。簡單來說,皮拉提斯主要透過強度小、重複性高的阻力運動及維持穩定性的動態姿勢,精確搭配鼻吸、嘴吐達到強化核心力量的目的。而瑜珈起源於印度,包含了冥想、呼吸(鼻吸、鼻吐)、體位…等方式,以靜態的動作為主,維持一個動作數秒至數分鐘不等,透過呼吸的調節與冥想達到身心靈的沉靜。雖然兩者都會提高身體的穩定度與協調性,但實則有差異所在。
<圖4>健身女神帕梅拉15分鐘皮拉提斯伸展操。
皮拉提斯從基本的墊上皮拉提斯,又衍伸出瑜珈提斯、芭蕾提斯、皮拉提斯拳擊以及器械皮拉提斯。墊上皮拉提斯是最基礎的運動方式,只需準備瑜珈墊即可開始學習,而且對膝蓋較友善、也不傷腰,極適合初學者入門!從上面的影片可以看到,墊上皮拉提斯常藉由結合兩種動作來形成動態運動,如:四足跪姿+手碰腳踝、下犬式+高棒式、棒式+屈體…等,操作時講求姿勢的正確性與肌群的發力位置,才能有效增強身體的穩定度與協調性。而瑜伽提斯、芭蕾提斯、皮拉提斯拳擊則是把鍛鍊核心肌群的概念帶入這些運動之中,讓瑜伽的沉靜中增添動態、讓芭蕾的柔美中融入力量、讓拳擊的速度中提升耐力。

<圖5>器械皮拉提斯:核心床

<圖6>器械皮拉提斯:凱迪拉克懸吊床

<圖7>器械皮拉提斯:螺旋椅

<圖8>器械皮拉提斯:梯桶
器械皮拉提斯顧名思義就是使用器械進行皮拉提斯訓練,利用器材的輔助提升身體感受力,並針對局部的肌力作加強,器械設備如:核心床(Reformer)、凱迪拉克懸吊床(Cadillac)、螺旋椅(Wunda Chair)或階梯圓筒(Ladder Barrel)等都相當常見。這些器械上的彈簧、吊環、握把可以提供阻力並協助支撐身體重量,有助於訓練特定肌肉,同時能幫助穩定核心軀幹。

<圖9>皮拉提斯著重於雕塑身體曲線,而非快速燃脂。
皮拉提斯和一般的運動訴求不同,它的優點並非快速燃脂或迅速增肌,而是改善身體平衡和靈活度以及雕塑曲線,所以相當適合帶傷的復健者、久坐久站的上班族、關節卡卡的銀髮族、甚至是大腹便便的孕婦及產後婦女,這種低衝擊、高效益的運動方式,相當值得一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