暖身的重要性

<圖1>沒熱身或熱身不足就運動會導致運動傷害累積。
 
早晨想運動,但起床晚了些,怕耽誤上午的工作,所以草草熱身就開始運動;或是傍晚時分想運動,但是趕著接小孩放學、煮晚餐,於是沒熱身就開始運動。現代人生活忙碌,有時連運動都抽不出時間,所以能運動時常常急著進入主題,忽略運動前熱身的重要性。像是上述這樣沒熱身就開始運動,會導致運動傷害的風險大增,而且長期熱身不足會導致肌肉、關節傷害累積,久而久之疼痛不適感也會影響對運動的熱忱。
 
<圖2>暖身可活化血液循環、提升心肺功能以及增加攝氧量。
 
運動前暖身可以提高身體的中心溫度,活化血液循環,使心臟、肺臟功能提升,做好運動的準備,並使肌肉、韌帶、關節恢復彈性,同時增加神經傳導與反應,有效預防拉傷、扭傷、抽筋…等。充足的暖身可以減少受傷的機會,並增加身體靈活度、提升運動表現,對於運動有很大的幫助。
 
<圖3>靜態拉伸如手抱膝(圖左)、小腿後勾(圖右)都是常見的暖身動作。
 
<圖4>動態熱身如開合跳(圖左)、抬腿跑(圖右)都是常見的暖身動作。
 
暖身可以分為靜態伸展和動態熱身兩種,兩者主要的差異在於肌肉拉伸時,靜態伸展須在拉伸狀態下維持數秒再放鬆,而動態熱身則是達到肌肉拉伸狀態時立刻放鬆。靜態伸展動作如坐姿體前彎、手肘凹折拉伸、手抱膝、小腿後勾;動態熱身動作如開合跳、踢臀跑、弓箭步轉體、抬腿跑…等,都是相當常見的熱身運動。以往認為靜態拉伸和動態熱身都是良好的暖身運動,但近年來研究指出,靜態拉伸雖然能增加身體柔軟度,但拉伸時間過長(超過60秒)會影響肌肉穩定度及爆發力,所以建議拉伸時間維持10-30秒即可,而且於暖身時不能只從事靜態拉伸,還要同時搭配動態熱身較好。
 
<圖5>運動前不僅要熱身,更要熱身足夠才有效果。
 
隨意扭扭手腳、拉伸一下就開始運動,是無法讓身體充分熱起來的,一般至少要暖身10-15分鐘才算充足。我們可以從動態熱身開始,先提高身體溫度,再從事靜態拉伸增加肌肉柔軟度,最後再回到動態熱身,以低強度的方式模擬正式運動,如此循序漸進運用到身體各個肌群,讓身體漸漸適應運動狀態。
 
<圖6>完整的收操可以幫助身體恢復疲勞。
 
除了運動前的暖身,運動完的收操也有異曲同功之妙。如果沒有收操會讓緊繃的肌肉持續收縮、延緩恢復時間,也會讓肌肉較為痠疼。因此,運動後可以用靜態伸展及拉筋幫助修復肌肉、排除乳酸堆積,並在伸展的同時沉澱心情、緩和心跳,恢復平靜的狀態。雖然暖身和收操都會花上一些時間,但是可以大幅降低運動傷害及幫助修復身體,所以運動前的暖身和運動一樣重要,千萬不要輕忽暖身的重要性喔!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