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泳池走向開放式水域

台灣四面環海,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,沙灘、岩岸更是民眾極佳的戲水場所。一到假日,台灣知名的海水浴場如:福隆、金山、旗津、墾丁都熱鬧非凡, 民眾除了在海邊玩沙戲水,游泳、衝浪、潛水和各式海上活動也相當盛行,豐富的海上活動不僅充滿趣味,同時也暗藏危機!以游泳為例,身為泳池高手的你來到海邊似乎也感覺到有點不同,不只是雙腳無法踩地的不踏實感,湧動的波浪和不清晰的視線增添了恐懼也耗費了更多力氣,讓你無法像在泳池般悠遊自在,可見來到開放式水域,我們需要更多一些準備。
 
雖然泳池無法模擬海洋的真實情況,但是我們可以藉由練習來降低緊張感,並減少意外發生的機會。
 
<圖1>在泳池中游泳時慢慢拉長訓練距離才能增添耐力。
 
1. 增強耐力
你可曾聽過海洋中的1公里,不等於泳池中的1公里?因為洋流和波浪的方向可能會使你偏離原本的方向,導致你必須游更遠的距離才能到達目標位置,而且湧動的波浪會產生更多的阻力,使你必須耗費更多的力氣。所以在泳池練習時,建議拉長目標距離的2-3倍以增加耐力,並試著用較少的力氣划水前進以減少耗能,如此一來可以降低在海洋中游泳的疲憊感。
 
<圖2>練習雙側換氣比較能應付突發的緊急狀況。
 
2. 雙側換氣
游泳換氣就像慣用手一樣,很多泳者會固定同一側換氣,但是海洋千變萬化波濤洶湧,有時候可不允許只會單側換氣。學會雙側換氣可以應付更多的突發情況以避免口鼻進水,建議在泳池練習時可用不規律的方式雙側變換換氣,才不會因為突然需要改變換氣側而緊張失常。
 
<圖3>試著在泳池中拿下泳鏡,體驗海洋中視線不佳的情況。
 
3. 拿下泳鏡
游泳池裡的水乾淨透明,視線清晰一覽無遺,但是海洋中浪花拍打加上海水混濁能見度不高,一旦視覺能力下降緊張感就會大幅提升。建議在泳池中游泳時可以拿下泳鏡、閉上眼睛,感受無法以視覺與外界連結的感覺,並持續划水換氣游泳,模擬在海洋中視線不佳的情況,實際發生視線不清時才能保持鎮定。
 
<圖4>在泳池中不依賴牆壁去改變游泳方向,可以訓練在海洋中的方向控制。
 
4. 不觸地、不靠牆
在開放式水域中無法觸地當然也沒有牆壁可以幫助改變方向,一旦開始游泳,就只能利用漂浮或是自身力氣改變方向。所以在泳池練習時,快到達泳池牆壁時建議提早翻轉方向,不要依賴泳池牆壁去改變方向,游泳時也都不要停歇觸地,想像四周無邊際的樣子,就不會因為沒有牆壁借力而感到害怕。
 
<圖5>事先瞭解地形與潮汐狀況,可減少風險發生的機會。
 
5. 瞭解地形與觀察潮汐
開放式水域深不見底,事先瞭解水域地形,避免游往暗礁或水流漩渦處,可減少風險發生的機會。當日也要事先觀測潮汐及浪況,水流過快或是浪潮過大都不宜下水。
 
開放式水域變化多端,游泳戲水前多一分準備,更能安全享受大海的美好!
 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